类型:网络 分类:新聞公報
发布日期: 2022-06-22 08:18:00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劉海生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樊巍]伴隨著韓國“世界”號運載火箭21日的順利升空,韓國媒體一片歡騰。韓國《朝鮮日報》更是自豪地宣稱,“這次成功發射證明韓國是世界第七個能夠發射實用衛星的航天強國”。
“韓國的天空豁然開朗”
韓聯社6月21日報道稱,韓國首枚自主研發的運載火箭“世界”號當天下午4時在位於韓國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航天中心升空,火箭在飛行約13分鐘後,將180公斤的主載荷PVSAT衛星以及模擬載荷和四顆“立方星”衛星送入高度700公裡的預定太陽同步軌道,此次發射任務取得成功。
韓國《朝鮮日報》21日稱,此前全球具備獨立衛星發射能力的國傢或組織總共有9個:俄羅斯、美國、歐盟、中國、日本、印度、以色列、伊朗、朝鮮。其中能將重量1噸以上的實用衛星送上太空的僅有前6個,以色列、伊朗和朝鮮隻能將重量300公斤以下的衛星發射到太空。隨著“世界”號的發射取得完全成功,韓國也成為世界第7個將實用衛星發射到太空的航天國傢。
在宣佈“世界”號發射任務取得成功的記者會上,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長官李宗昊表示,“2022-06-22 迎來瞭韓國科學技術領域和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瞬間。韓國的天空豁然開朗,科技取得瞭偉大進展。”
在此次成功之前,韓國的航天之路堪稱曲折。韓國最初購買俄羅斯技術組裝的“羅老”號火箭曾接連兩次發射失敗,直到最後一次才發射成功。此後韓國將重心轉向自主研發火箭。2021年10月21日下午4時,“純國產”的“世界”號在進行首次入軌發射的嘗試時,由於三級發動機提前關機,未能將1.5噸重的模擬載荷送入預定軌道,發射遭遇失敗。
隨後韓國航空航天研究院組成調查委員會,最終確認事故原因是“火箭的結構設計不合理”。經過改進後,“世界”號重新被送上發射架,但因液氧貯箱出現數據異常以及遭遇大風天氣,它的第二次發射曾兩度推遲。
“世界”號性能怎麼樣
對於韓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這個重大突破,中國空氣動力學傢、航天技術專傢黃志澄2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號此次發射成功,韓國可以說舉全國之力,動用幾十傢企業,也花費瞭大量資金。
根據韓國航空航天研究院公佈的參數,“世界”號是三級結構液體運載火箭,全箭長約46.5米,一級並聯4臺75噸級KRE-75液氧煤油發動機,二級采用1臺75噸級KRE-075發動機,三級是1臺7噸級的KRE-007發動機,能將1.5噸重的載荷送入600-800公裡的近地軌道。黃志澄表示,“世界”號火箭整體技術能力不算強。例如其一級火箭采用的KRE-75液氧煤油發動機的比沖不是很高,真空環境中僅為298秒,海平面僅為261.7秒,限制瞭火箭的整體性能。“世界”號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6噸,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1.5噸。黃志澄認為,“世界”號火箭的整體性能優於發射我國首顆人造衛星的長征一號火箭,但低於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水平。目前中國這兩型火箭均已退役。“中國國內一些民營航天公司研發的商業火箭運力也略優於‘世界’號火箭,例如星河動力的智神星一號火箭和藍箭航天的朱雀二號火箭,運力都在‘世界’號火箭之上。”
韓國火箭下一步瞄準月球
韓國紐西斯通訊社21日稱,“世界”號的發射成功表明韓國具有航天發射的全部“產學研”能力。韓國航空航天研究院負責“世界”號火箭核心技術開發和發射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大批韓國重量級企業都參加瞭火箭核心零部件和子系統的開發、運載火箭的組裝等。
韓國《亞細亞經濟》21日展望稱,使用液體燃料的“世界”號發射成功後,韓國軍方將進行固體燃料火箭的試驗,希望同步推進偵察衛星發射、導彈技術進步和太空探索等多重目的。2021年5月美國對韓國導彈射程解禁後,韓軍立即著手研發固體燃料推進的火箭,用於發射偵察衛星。朝鮮發射液體燃料彈道導彈的準備時間約一小時,而韓國發射固體燃料彈道導彈的準備時間隻有20至30分鐘。未來韓國偵察衛星全部到位後,可以10-20分鐘的間隔頻率對朝鮮導彈陣地等敏感地區進行監測,預警能力和反制能力將大幅增加。
“‘世界’號讓韓國成為航天強國,距離韓國2031年登陸月球也越來越近”,韓國《每日經濟》21日興奮地報道說,韓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將具備1.8噸的月球軌道運送能力,並準備在2031年將月球車送上月球。
相關鏈接:揭開韓國航天中心的神秘面紗
羅老航天中心是韓國唯一一個航天發射場,位於南部的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群島,目前歸韓國航空航天研究院管理運行。韓國最早決定建設自己的航天發射場是韓國通過《國傢宇宙開發中長期計劃(1996-2015)》之後。當時考慮到飛行軌跡和分離後火箭殘骸可能下落的區域,朝著中國和日本方向發射火箭首先被排除。在經過專傢的評審後,濟州島西歸浦市大靜邑得分最高。但由於當時的地方政府和居民強烈反對,最終備選的全羅南道高興郡外羅老島確定為韓國航天中心的建設地點。
韓國航天中心從2003年8月動工,初期實際上是通過與俄羅斯的技術合作加以建設,占地面積506萬平方米,總投資2650億韓元,最終於2009年6月完工,並命名為羅老航天中心。
目前,羅老航天中心不僅能夠進行火箭發射,而且修建有發動機實驗設備和衛星實驗樓、發射組裝樓、固體發動機樓、發射管制中心、光學裝備樓等多種航天基礎設施。羅老航天中心同時具備科普和觀光功能。《環球時報》記者曾經進入羅老航天中心參觀,剛進入航天中心就是宇宙科學館和附屬廣場,這裡可以增加對航天知識的瞭解,也可以看到羅老航天中心的介紹。2011年4月這裡還建設瞭4D影像設備,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遊客來訪。宇宙科學館門口的羅老航天中心廣場距離火箭發射臺有一定距離,而且因為一個小山頭的阻擋,無法直接看到火箭發射。但每次火箭發射之前,韓國媒體會在中心廣場搭設攝影棚,新聞主播在這裡進行情況介紹和分析點評。此前,羅老航天中心有大量俄羅斯專傢,但現在隨著韓國自主研發力度的加強,俄羅斯專傢已較為少見。
新聞熱點精選
本文源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hkwsvisa@yeah.net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