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网络 分类:新聞公報
发布日期: 2022-06-21 08:18:00
海外網6月21日電 據日本富士電視臺21日報道,當前,新冠變異毒株奧密克戎正在日本各地蔓延,不少感染者在治愈後出現瞭後遺癥,癥狀各不相同,甚至有兒童在治愈後持續出現不明原因腹痛,並為此切除部分神經。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研究小組於6月發表關於新冠後遺癥的調查結果,從2020年到2021年感染住院的1066人中,有3成以上在治愈一年後仍有疲憊、呼吸困難、集中力下降等癥狀。隨著奧密克戎毒株在2022年感染擴大,其後遺癥也更加多樣。
日本一名20多歲的女性在感染奧密克戎一年多後,疲憊無力感一直持續,導致其一直在傢裡臥床不起,甚至連簡單的步行、做傢務、洗衣服等都要傢人代為完成。日本大阪府一名50多歲男子在痊愈一年後仍有倦怠感和腹痛等癥狀,盡管吃瞭很多藥都無法改善。此外,一名11歲男孩在治愈後也出現瞭原因不明的劇烈腹痛,甚至無法上學,最終被迫切除瞭疼痛部位的神經。
為男孩做手術的醫生表示,新冠肺炎會導致患者體內出現炎癥,但為何為導致腹痛,原因很難明確。京都大學教授上野英樹認為,即使新冠患者治愈,病毒的蛋白質等成分也會殘留在其體內,並出現各種癥狀,“後遺癥的長期化令人擔憂”。(海外網 吳倩)
相關新聞
全球首個奧密克戎後遺癥研究發表 這五種最常見(看看新聞KNEWS)
6月16日,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在《柳葉刀》上發佈瞭全世界首個關於奧密克戎後是否會患有“長期新冠”(Long Covid)的研究。
“長期新冠”即“新冠後綜合征”,也被稱為“新冠後遺癥”,這一概念是倫敦大學學院教授Elisa Perego,於2020年5月在社交媒體上最早提出的。2021年10月
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瞭“長期新冠”的臨床病例定義:在染疫後3個月內至少出現一種癥狀,持續至少2個月,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的情況。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者觀察瞭5萬多名奧密克戎病毒感染者與4萬多名德爾塔病毒感染者(註:這次比較的兩者都是接種兩劑及以上疫苗的人群,因為沒有足夠數據評估未接種疫苗的人產生長期新冠的情況),結論是:奧密克戎導致“長期新冠”的概率(有4.5%的患者出現後遺癥)是德爾塔概率(10.8%)的一半。不過,目前奧密克戎導致“長期新冠”的時間范圍還處於未知階段,癥狀表現上也尚未有研究表明與其他毒株有較大差異,對兒童的長期影響也尚沒有評估。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已經陰性的人患有“長期新冠”呢?具體表現為哪些癥狀?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等學者觀察發現,在研究的4萬多名患者中(皆為2021年前感染),80%的患者在確診4周後至少患有一種後遺癥。其中,這五種後遺癥最為常見:極度疲憊(58%)、頭痛(44%)、註意力障礙(27%)、脫發(25%)與呼吸障礙(24%)。
而根據“患者主導的研究合作組織”(Patient-Led Research Collaborative)發佈的報告:這些後遺癥可以大致分為10大類,共203種癥狀。10大類分別為:系統性感知、生殖系統,泌尿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疾病、肌肉骨骼、免疫系統、五官與大腦、肺部、消化系統、皮膚和神經系統。
其中,系統性感知上的癥狀最常見,包括疲勞,勞累後的身體不適、發燒、多汗、低溫等癥狀。此外,胸悶、心悸、心率過快、胸部灼熱、肌肉疼痛、關節疼痛、腹瀉、食欲不振、呼吸困難、咽喉痛、腦霧(即大腦難以形成清晰思維和記憶的現象)、註意力不集中、難以思考等癥狀,發生頻率也超過50%。
研究者也發現,性別、年齡、身體情況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響“長期新冠”的持續時間與發生概率。根據倫敦國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發佈的報告,“長期新冠”與年齡顯著相關,整體而言,年齡越大,出現“長期新冠”的概率越高。在性別上,中年女性出現“長期新冠”的概率較大。此外,若在感染新冠病毒前,患者的身體、情緒處於亞健康狀況,那麼在感染後出現“長期新冠”的概率也更大。
面對“長期新冠”,我們該怎麼辦?目前而言,接種疫苗依舊是較為有效的緩解方法,但必須完全接種。同時,確診後接種疫苗,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緩解“長期新冠”的癥狀。
目前,尚未有明確、系統的方式治療新冠後遺癥,中日友好醫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團隊在采訪時表示,新冠後遺癥的負擔仍然相當高,兩年後整體健康程度還是低於普通人。因此,還需要繼續探索“長期新冠”的發病機制,制定有效的幹預措施。
全球多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 今日國際熱聞0621
本文源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hkwsvisa@yeah.net删除。